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关于我们 | 收藏我们 | 人员查询
城乡法治 - 专业的城乡法治资讯网络平台!
人气排行>>
图说天下>>
    系统中还没有录入任何信息!
主编推荐>>

千年古城北京打响一场治理“城市病”的攻坚战

发布日期:2017/2/16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新华社记者李德欣、关桂峰、梁天韵

首都北京,一座3000多年的历史古城,在近30年的时间里,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特大城市。

然而,与发展相伴,大气污染、交通拥堵、资源紧缺、人口无序增长、部分地区环境脏乱等问题日益凸显,“城市病”愈发成为阻碍北京发展的顽疾。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调研时,要求北京市“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近三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切实贯彻总书记指示精神,以加强城市管理为突破口,打响了一场治理“城市病”的攻坚战。

万众一心 冲破体制藩篱

“交通拥堵如何缓解?”“安全隐患如何排除?”“环境脏乱如何整治?”……1月份召开的北京市两会上,城市管理的相关问题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就要直面这些问题。”北京市市长蔡奇说。

直面问题,统筹推进。长期以来城市管理受困于分工过细,无法形成合力的情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市区联动,破解城市管理体制困局

2016年7月28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揭牌成立。“以前一处垃圾,在马路上归一个部门管,扫到路边绿化带归另一个部门管,再扫到河边就是第三个部门的事了。”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孙新军说,“现在都归城管委管。”

成立城管委的同时,北京市将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调整为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增加“管理”两字,体现的是内涵和外延上的重大变化。“将一般性议事协调机构转变为集重大决策、统筹协调、监督考核于一体的工作平台。”孙新军说,这次城市管理机构、职能的调整,彻底改变了以往“九龙治水”“各管一摊”的格局。

北京各区也在积极谋求创新,破解旧体制下“八个大檐帽管不好一个草帽”的痼疾。

2014年,石景山成为北京唯一一个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区。

“以前各种执法人员各管一摊,效率低。”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党工委书记宋永红说,“现在8个职能部门进驻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执法指挥中心,街道发现问题,驻站部门解决问题。”

两年多来,黑车、游商、违建少了,街道更加干净整洁,石景山老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三位一体,城市管理不再势单力孤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城管委一项艰巨的任务。”孙新军说,中心城区建设之初,没有考虑到管线的后续发展,挖了埋、埋了挖的“拉链式”维修司空见惯。管廊建设的初衷是把各种管线集中容纳、科学管理。

2016年7月,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成立。

职能合并,效果立竿见影。2016年底,北京市首次摸清了城六区4万公里地下管线的“家底”,绘制出地下管网“一张图”。“这张图也为管廊建设难度大的区域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孙新军说。

——上下齐管,城市管理要素全动员

朝阳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可能是小区保安,可能是超市售卖员,也可能是普通路人。他们,是首都治安志愿者。他们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朝阳群众”。

“社区治安、化解纠纷、隐患排查,都是我们的职责。”68岁的治安志愿者孙成虎说。

目前,北京实名注册的治安志愿者数量已突破85万人,参与调节纠纷的成功率达97%。“城市管理需要包括‘朝阳群众’‘西城大妈’‘海淀网友’在内的市民群众广泛参与。”蔡奇说。

攻坚克难 剑指四大顽疾

破解“大城市病”,北京面临的状况艰巨而复杂。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指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尤其要加强市政设施运行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应急管理。

交通和环境问题是面上的“病”,市政设施运行和应急问题是暗处的“患”。面对病患,北京痛下决心。

——整治市政设施,强壮城市筋骨

多年无序发展,使得架空线爆发式增长,不仅影响城市形象,也埋下安全隐患。

2016年,北京市完成57条道路100公里通信架空线入地管道建设。未来4年,北京将完成五环路内约300公里主次干路通信架空线入地。与此同时,2572项市政管线隐患被排除,地面设施与地下设施治理衔接进一步加强。

——梳理静态交通,打通城市脉络

东城区崇文门东大街10号是老旧小区。一年前,这里楼间空地停满了车。“早上出门,车紧挨着人,手里拎着买菜筐就过不去了。”居民杨书庆说。

目前,北京市约有机动车570万辆,停车位只有250万个左右。

“中心城区静态交通的矛盾这两年越来越突出,成为城市拥堵新的症结。”崇外街道城建科副科长宋健兵说,经过一年治理,杨书庆家楼前有了70个正规停车位。

北京核心城区还在加快断头路打通、拥堵区域优化、慢行系统建设。“多管齐下才能打通脉络,真正缓解核心城区交通压力。”东城区城管委副主任徐永春说。

——打造绿水青山,美化城市容颜

在北京的城乡交界处,一片片绿色正在不断延展。

每天清晨,朝阳区孙河乡沙子营村村民刘桂英和邻居都要去沙子营公园遛弯。“公园种满了各种植物,路也铺了地砖,适合老年人锻炼。”

占地700余亩的沙子营公园,两年前还是成片的非法砂石料场。“大车一过沙尘满天,垃圾成山,大白天都不出家门。”村民赵甫说。

2014年起,朝阳区着手关停这里所有砂石料场,未来将建成北京东北部****的湿地公园。“你看看这一片片绿地公园,谁还能说我们住城中村啊?”刘桂英笑着说。

到2020年,1000公里市级绿道将串联起北京的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真正落实还绿于民。

——提升应急能力,增加城市抗体

“下雨看海”曾经是北京的另类名片,市民张媛感受深切。2012年“7·21”暴雨中,她的车在莲花桥下抛锚。“我赶紧下了车,没过多久,水就没到车顶了。”张媛回忆说。

4年后,北京再次经历暴雨考验。这次,莲花桥下的场景却大大出乎张媛预料,“大小车正常通行,还有人骑自行车。”

“7·21”后,北京痛定思痛,加紧中心城区防汛设施升级改造。“莲花桥的防涝能力由3年一遇升级为10年一遇。”北京排水集团总经理郑江说。

“在硬件改善的基础上,指挥决策、预报预警、社会动员等制度建设也及时跟上,增强‘软实力’,从而提升城市应急能力。”北京市防汛指挥部副指挥、水务局副局长潘安君说。

发掘潜力 探索“祛病”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要“推进城市管理目标、方法、模式现代化”。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首都,北京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重要窗口。处在发展十字路口的北京,迫切需要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而目前,北京的“病症”依然明显:2016年末常住人口为2172.9万人,逼近2300万红线;2016年空气污染天数近半,“重污染”39天,PM2.5浓度超标109%;人均水资源量仅124立方米,不及全国水平的十分之一,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严重缺水警戒线;机动车超570万辆,早晚高峰路网平均时速26.6公里,工作日拥堵持续时间接近2小时……

“人口资源矛盾依然突出,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垃圾污水治理任务艰巨,治理‘大城市病’还要下很大功夫。”北京市两会上,蔡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硬件方面还有一些欠账,软件方面同样有短板,主要是城市化管理不够精细化。”

“长期以来的规划缺位、标准滞后、缺乏统筹、体制不顺制约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仍需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提升百姓获得感。”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说。

一座城,三分建,七分管。“城市发展特别是城市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必须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来解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说。

部门整合、明确权责、力量下沉、社群共治……“将手术刀伸向自己”的体制机制变革持续深入推进。

2016年6月、9月,北京市相继出台《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意见》和《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十六区全部建成市、区、街乡镇三级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

北京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庄严承诺:“十三五”末期,形成与城市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城市管理设施建设和管理体系,打造优美、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保障城市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实现城市管理发展建设和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郭金龙说。(参与记者:丁静、孟菁)

分享本文到:
免责声明:城乡法治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城乡法治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及时与城乡法治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评论:
昵称: 2441